四年來,實際供熱面積增幅達120%,單位能耗卻下降45.7%,單位投訴數量下降91.6%,主業累計減虧約4.6億元——經濟、環境、社會效益實現三方共贏,青島市城陽區屬國企青島順安熱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安熱電”),近年來憑借節能降碳工作顯著成效成功“出圈”。
這家擔負著城陽區90%以上居民、170家企事業單位供熱任務的熱電企業,在中國城鎮供熱協會今夏舉辦的第五屆中國供熱學術年會上,從我國北方近萬家供熱企業中脫穎而出,獲評“2022年度中國供熱行業能效領跑者”,成為青島市唯一上榜企業。
全國首創余熱全回收,將熱量“吃干榨凈”
11月16日,青島市正式啟動今冬供熱首日,記者來到位于城陽區靖城路的順安熱電。與很多熱電廠煙囪里呼呼往外冒著長長的“白煙”不同,順安熱電高高聳立的3個大煙囪上方,只能隱約看到幾縷“輕煙”在裊裊升騰?!霸诳諝鉂穸刃〉臅r候,我們肉眼幾乎看不有煙氣排出?!表槹矡犭娍偣こ處熢拦φf。
袁永功介紹說,熱電廠煙囪冒出的“白煙”,實際上主要是水蒸氣。它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標都符合國家環保超低排放標準,但由于排放溫度較高,造成了熱量浪費。自2019年起,順安熱電與清華大學開展持續合作,研發了國內首例熱電廠燃煤鍋爐煙氣余熱全回收系統,并對廠內6臺燃煤鍋爐全部完成改造、投入運行。數據顯示,在2021-2022年供熱季,這套系統共回收煙氣余熱量37萬GJ,已承擔起150萬平方米的清潔供熱面積,節約標煤量1.48萬噸。
“以前燃煤煙氣完成脫硫環保處理后,就直接排入大氣了,而現在增加了進入噴淋塔的環節?!痹陧槹矡犭娂厥覂?,袁永功操作一臺主控電腦,介紹了煙氣余熱回收流程,“現在噴淋塔內煙氣進口溫度是47°C,出口溫度是28°C,就是在這個噴淋降溫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吸收式熱泵完成余熱回收,降低煙氣的溫度和含濕度,從而回收余熱進入高溫水一次網?!?/span>
目前,順安熱電已取得燃煤煙氣消白等7項余熱回收專利,以及余熱回收節能優化控制系統等5條軟件著作權。該項目也先后入選2020年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青島市節能低碳重點技術推廣目錄。
本采暖期,順安熱電將聯合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團隊清建能源,就煙氣余熱回收開展更為深入的合作。清建能源研發部負責人張弘博士正在順安熱電現場推進新項目。他表示,即將投用的煙氣余熱深度回收項目,將利用電動壓縮式熱泵更大程度回收煙氣余熱,將煙氣排放溫度進一步降至15℃左右,徹底將煙氣余熱“吃干榨凈”。
全省首推智慧供熱,實現室溫精準調控
供暖季室溫達不到18°C,不用用戶打電話反映,順安熱電第一時間就能主動發現,并及時為用戶“升溫”。在城陽區建設青島市智慧城市示范區的指引下,順安熱電與河北工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合作,研發了山東省首套功能較為完善的智慧供熱系統,并于2019年冬季投入使用。
該系統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搭建了“源-網-戶”一體化智慧供熱系統。憑借系統所具備的鍋爐自動運行、管網智能平衡、入戶閥和室內溫度智能調節等功能,城陽區逐步實現了從傳統供熱到智慧供熱的轉變。
這套智慧供熱系統的“耳目”,是約5000個安裝在用戶家中的溫度傳感器。據順安熱電總工辦副主任李厚洋介紹,順安熱電在供熱區域內選取邊戶、頂戶、中間戶等代表性用戶,征得其同意后在其家中免費安裝了溫度傳感器。這些只有電源開關大小的傳感器,可以實時向智慧供熱系統平臺傳輸用戶家中溫度數據。所有數據匯總至系統后,與GIS地圖融合在一起,生成一目了然的區域供熱溫度顯示圖,供調度中心決策參考。
在順安熱電“智慧供熱節能監控平臺”上,記者看到了一個色彩區分鮮明的餅狀圖?!伴偕硎臼覝卦?0℃-22℃,綠色表示室溫在18℃-20℃,藍色表示室溫在16℃-18℃……”順安熱電總工辦副主任李厚洋表示,點擊任何一個溫度色塊,具體到門牌號的用戶信息列表一覽無余。對于溫度不達標的用戶區域,工作人員會通過智慧供熱系統對附近供熱站重新進行“二次供溫設定”,供熱站電動調節閥收到指令后,便會自動調整熱流量,從而實現用戶終端室溫達標。此外,該供熱系統還與溫度、光照、風速、潮濕度等氣象數據深度融合,通過人工智能算法提前幾個小時對供熱溫度進行調整,在確保用戶室溫舒適的同時,達到節能降碳的目標。
“這套智慧供熱系統,改變了供熱調控主要依靠理論計算和人工經驗的傳統方式?!表槹矡犭姽嶂鞴軐O長志表示。據測算,該系統可將供熱總能耗降低5%,曾榮獲第一屆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大賽優秀獎、2021年青島信息化優秀解決方案獎。
本供熱季,順安熱電還在約3000戶居民用戶中試點分戶遠程調控,讓供熱系統更加精準、“聰明”。袁永功舉了個例子:邊山戶、孤島戶一直是供熱難點,以前為了讓這些遠端用戶溫度達標,熱電企業不得不刻意提高附近換熱站供熱溫度,這種“大水漫灌”式升溫很容易導致近端用戶室溫過熱,從而造成能源浪費。試點分戶調節后,熱電企業就可以對這些遠端用戶的入戶閥門進行遠程“精準滴灌”,預計可節煤11%、節電44%。
全員目標責任管理,讓減碳成為習慣
在順安熱電惜福鎮熱源廠,一臺非供熱季日常生活用的變壓器已完成減容改造。這不僅降低了廠區用電能耗,每年還可節約電費支出約6萬元。提出這條節能改造建議的,是順安熱電生產部電氣專工劉杰,該建議獲得順安熱電首屆“金點子”大賽銀獎,劉杰也因此拿到了一筆2600元的獎金。
在順安熱電每年的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最受關注的獎項便是“合理化建議與技術革新能手”。為鼓勵員工向企業獻計獻策,順安熱電于2018年建立《制度革新和合理化建議》制度,對提出合理化建議的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例如,通過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的實施,全年為全公司增產、節約10萬及以上者,根據其難易及復雜程度獎勵所增產、節約總值的1-5%。這樣的“群策群力”卓有成效,各崗位累計提出合理化建議53條,促進了安全生產和效率提升,總計節約各種成本約330萬元。
這是順安熱電通過企業管理改革促進節能降碳的一個縮影。企業管理部部長宋吉照介紹說,為全方位推進節能降碳,順安熱電不僅專設部門總工辦,負責節能降碳技術攻關和工作統籌,還專門組建子公司安清源新能源科技,專注于節能項目研發、應用和推廣。在日常管理中,生產部、客服部等涉及節能降碳工作的部門,均實行年度目標責任制,并嚴格落實到月度考核中。例如:生產部月度考核設置鍋爐效率、全廠熱效率、供熱耗電、供熱耗水等4個指標,3個班組每月進行分指標考核排名,排名第一獎勵300元,排名第二不獎不扣,排名第三扣罰300元,考核結果直接與班組職工工資掛鉤。
內部管理改革和考核指揮棒帶動下,節能降碳成為順安熱電各部門、各員工的行為自覺,相關項目快速推進、技術革新層出不窮:熱源生產中的廢渣,被作為建筑材料進行資源化利用;降耗90%的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成功申請國家發明專利;自主設計小澗西垃圾發電余熱供熱能源站,為國內首例垃圾余熱供熱項目;布局青島市最大規模污水源熱泵項目,預計新增清潔供熱面積200萬平方米;惜福鎮熱源廠推進污泥摻燒項目,每年可實現1.5萬噸污泥無害化處理、節約標煤5000噸;建成投運全省首座熱電行業玻璃組件及柔性組件相結合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同時推進風力發電、生物質能清潔供暖等能源改革;安清源公司實現累計收入近2億元,利潤6800萬元,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順安熱電單位供熱每平方米消耗標準煤從19.45kg降至10.55kg,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在第五屆中國供熱學術年會評選中,順安熱電位列全國熱電企業“熱網熱量輸送效率(企業供熱面積5000萬m以下)”指標榜單第4名、“2020-2021供暖期中國供熱行業能效領跑者”榜單第17名。
順安熱電董事長王海峰表示,順安熱電將強化國企擔當,不斷開拓創新,瞄準打造“山東省供熱行業節能降碳及優質服務”和“城陽區黨建及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建設”兩大標桿,為打造灣區都市活力城陽貢獻力量,為全國能源行業節能降碳提供“順安方案”。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肖芳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