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開始了,德州今年的供暖有何變化?與往年相比有何不同?記者發現一批新能源、新技術紛紛登場采暖季。綠色能源開發利用、智能化改造應用,讓德州的供暖變得更集約、更低碳,讓市民溫暖過冬更智能、更有保障。
今年供暖季,德州市首個污水源熱泵在夏津縣開啟,投入使用。這個新能源示范應用項目,是利用污水凈化處理后的中水作為熱源,給居民供暖。
夏津縣城投熱力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杜傳可介紹說:“我身后的這臺設備叫污水源熱泵,整體的換熱站是今年五月份建設完成的,它是整個德州市第一家利用污水處理廠,中水通過蒸發器以后,制冷劑奪取中水的熱量,然后再經過冷凝器把外網的循環水加熱,送到各個小區的換熱站,再次進行換熱用于供暖。整個廠房一共四臺設備,每臺設備大概是5.5兆瓦,這四臺設備加起來大概是22兆瓦左右,能夠增加供暖面積50萬平方米?!?
武城縣智慧清潔能源供暖今年擴大到了34個小區,惠及16624戶居民。與傳統能源相比該供暖項目具有低碳、環保、綠色等優勢,每年供暖可節約5.4萬噸標煤和1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據了解,廢水利用、多能互補型地熱、山東省砂巖熱儲地熱回灌等清潔能源供熱項目在德州開始試點應用。低碳環保的綠色供熱正悄然興起。
除了清潔能源的利用,智能化改造和供熱能力改造也是今年德州供暖的一大亮點。
在德州天衢新區恒益熱力的調度中心,記者看到,調度員正通過今年新引進的智慧供熱平臺,對溫度、流量、壓力等參數進行實時監控,并根據實際供熱情況及時調整設備的運行參數。
“原來是低溫水直供,整個管網的溫度都一樣,壓力也不可調。今年通過改造實現了智慧供熱,不僅溫度可控,壓力、流量也能實時調節,這樣的話居民家里的溫度會更平穩?!钡轮莺阋鏌崃ιa技術部副部長李凱向記者介紹說。
智慧供熱系統、供熱數據中心平臺,今年在陵城區建成投入使用。陵城新建二網平衡系統1600套,室溫監測系統3000套,真正實現了熱源、管線、供熱站、用戶一張網智能化管理,讓供暖官網運行更平穩,讓居民家中溫暖更有保障。
為實現水力平衡、熱量平衡,平原縣對供暖設備、管網進行全面升級改造,目前90多個站達到了自控運行。
為滿足供暖面積每年擴展的需求,德州各供暖企業在供熱能力方面不斷改造提升。
今冬,根據供熱面積增加的要求,華能德州電廠對5號機組進行了改造,并擴容新建三期供熱首站,增加4臺加熱器、2臺乏汽換熱器和4臺熱循環泵。改造以后供熱能力從2800萬平方米提升到4000萬平方米。
閃電新聞記者 劉向陽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