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核能供熱,就是用核裂變產生的能量為城市集中供熱。
核裂變能的能量密度極大,與同功率的燒煤鍋爐相比,每年核燃料的運輸量僅約為煤量的十萬分之一。
此外,核能供熱還可以顯著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大氣排放,改善供熱區的空氣質量。
那么,核能供熱真的可行嗎?
實際上,德國、法國、瑞士、加拿大等國都在進行核供熱堆的研究與開發。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世界上就已出現民用核能供熱的核電站。瑞典原型核動力反應堆Agesta實現了連續十年供熱。
在目前發展的核能供熱方式中,除了在城市附近建設供熱專用的低溫反應堆外,最為安全經濟的便是利用核電廠進行聯供。
2019年11月我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山東海陽核能供熱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它利用現有的大型核電廠,從核電機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為熱源,通過換熱站進行換熱,經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傳遞至用戶家中,做到發電和供熱兩不耽誤,提高了核電廠的綜合效益。

隨著進一步的研究與開發,未來大規模核能供熱或許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