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基本情況
概況項目于 2019 年 4 月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已正式運營,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供暖。項目供熱面積:88,200 ㎡,太陽能集熱面積:32175 ㎡,儲熱鋼罐容積: 15000m³;采暖負荷:6.07MW; 設計太陽能保證率: 95%。該項目為仲巴縣提供了最清潔無污染、運行費用低的供暖解決方案,極大地改善了仲巴縣城居民基本生活條件和辦公條件,終結了仲巴縣城依靠燒牛糞供暖的歷史。

二、工程設計
本工程為日喀則市仲巴縣縣城太陽能集中供熱工程 EPC 總承包項目,供熱建筑總面積約 10.35 萬平方米,建筑采暖面積約 5.94 萬平方米。本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仲巴縣縣城,東經 82°~84.76°,北緯 29.15°~31.8°,地處中國的西南邊陲,日喀則市的最西端。當地海拔 4700 米左右,輻照較強,冬春寒冷多大風,年日照時數 2897~3168h,年日照率為 65%~73%,屬于太陽能資源一類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
基礎水溫 5-10℃(摘自 50015-2019);
地區年日均總輻照量為 23.7MJ/㎡(數據來源于 RETscreen);
供暖期室外采暖計算溫度-14.4℃,采暖期平均溫度-3.7℃; 年均日照 2897~3168H,平均每日日照小時數 7.93~8.67H; 供暖期時間為 9.23-5.31;
平均室溫:20℃;
總供熱面積:采暖面積 8.82 萬平方米
結構形式:建筑混凝土結構,二類公共建筑建筑節能情況:公建建筑,保溫良好
室內末端用熱形式;暖氣片
系統原理如下:

系統運行說明:
集熱部分:高效平板集熱器儲熱部分:保溫水箱
供熱部分:末端為暖氣片供熱
控制部分:采用智能遠程監測控制系統數據部分:安裝系統電量采集柜
(1)常態。沒有太陽能產出,沒有用熱需求,系統不運行。
(2)預熱。集熱器在正常運行換熱前,會經過一段時間預熱,使集熱器平
均溫度達到換熱條件。
(3)無采暖需求。太陽能系統正常運行,把熱量存儲在蓄熱水箱,供季節性使用。
(4)有采暖需求。
1)太陽能系統直接提供熱量給用戶管網;
2)在太陽能無法滿足用熱需求時,使用熱泵作為輔助能源,提供熱量給用戶管網;
3)在熱泵無法正常工作時,使用蓄熱池提供熱量給用戶管網。
(5)散熱。當蓄熱水箱熱量充滿后,夜間會通過集熱器散掉多余的熱量, 使系統在第二天不會產生過熱現象。(此條可不介紹,對季節性蓄熱概念不利)
(6)防凍
1)使用一定濃度的丙二醇和水混合物,降低系統冰點;
2)使用強制循環,強制集熱器系統循環;
3)由蓄熱水箱或熱泵提供熱量,對集熱器系統進行防凍循環。
參考技術標準:
(1)GB50495-2019 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技術標準
(2)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及其條文說明
(3)太陽能采暖設計方案技術支撐及總則,其余輔助性國家標準未列出
三、典型經驗和做法
項目高效大平板+蓄熱水池用于冬季供暖,利用當地供暖時間長,太陽晶輻照量高的特點。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陽能光熱技術。采用高效大平板:瞬時截距達91.8%,比真空管集熱器節省占地面積 50%以上,系統故障率最低,系統成本僅比真空管高 10%~20%,施工周期最短,最高縮短 80%,系統耐壓高,是迄今為止最好用的平板系統。利用太陽能解決冬季供暖問題,不僅節省耗能、清潔干凈、居住舒適,還可以使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大為提高;對于解決偏僻及高寒高原地區的用能需求,不但可體現“以人為本”的建筑理念,還有巨大的經濟效益、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四、問題和建議
太陽能+地下水池蓄熱技術短期蓄熱供熱系統,具有很好的節能效益,太陽能實際保證率接近 100%的大型太陽能集中供暖項目。系統成本雖然高于普通平板集熱器,但產熱品質高,供暖所需的熱量較大,針對熱管、U 形管集熱器來說, 成本并不高。不僅可以在采暖上使用,針對大型熱水項目也可使用。大大提高項目建設的科技性、安全性、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