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基本情況
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江水源可再生能源站示范項目由武漢新星濱江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設和經營,站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 13 號地塊中央公園綠地下方。2020 年 1 月啟動建設,總設計供能規模為 211 萬平方米,其中商業建筑面積 23 萬平方米,辦公建筑面積 181 萬平方米,文化公共建筑面積 7 萬平方米。
本項目采用武漢長江段江水作為冷熱源。江水夏季日平均溫度 23~28℃, 冬季日平均溫度 7~14℃,年均徑流量達 7144 億立方米(每秒 23500 立方米),溫度穩定、水質良好、水量充沛,能完全滿足項目用水需求。

圖 1 能源站工藝流程示意圖
二、技術方案
夏季制冷時,長江水直接進入熱泵機組冷凝器,溫度升高后再排入長江江中; 用戶側循環水經過熱泵蒸發器溫度降低,往復循環,將“冷”供給用戶。此外, 商業和辦公建筑在夜間供冷需求大幅度降低,熱泵利用低價的谷電制冷,儲存于蓄冰罐中,用于白天供冷調峰。冬季供暖時,調整閥門狀態,切換能源站運行流程,長江水進入熱泵機組蒸發器,溫度升高;用戶側循環水經過熱泵蒸發器溫度降低。相似地,利用低價谷電制熱蓄熱。
三、項目經濟性
本項目預計 2022 年底投入試運行,因此項目經濟性參照可研報告。項目總投資 59944 萬元,稅后內部收益率 10.03%,投資回收期 10.82 年。詳細情況如下:
(1)項目估算總投資約 59944 萬元,建設投資 58064 萬元(含稅)。按照30%自有資金,70%銀行貸款計算項目建設期利息為 1118 萬元。
(2)項目收入為配套建設費,收費按當年接入面積一次性收取,合計為28752 萬元(不含稅)。
(3)項目成本包括:電費約 2508 萬元/年(不含稅),水費為 6.6/年萬元( 不含稅),勞務費 220 萬元/年,修理費 1039 萬元/年,租賃費 2000 萬元,管理費220 萬元/年,財務費用 19742 萬元,水資源費按照取水量每立方米 0.05 元測算共計 106.69 萬元/年,其他營業費用 107 萬元/年。
(4)項目按照運營期 25 年評價,投資回收期 10.82 年,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0.03%。
四、環境和社會效益
本項目使用長江水作為主要熱源,整體環保水平較好。運行過程中,只有水源熱泵機組、水泵需要消耗一定的電力,與燃煤集中供暖系統平均水平相比,減排效益明顯,實現全部產能后,預計每年節約標煤 7374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140 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 253 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 59 噸。
五、典型經驗和做法
(一)熱泵+蓄能技術有效緩解電網峰值
本項目按照以江水源熱泵為主的供能系統設計,采用了成熟穩定的蓄能技術, 與傳統中央空調相比,能效比更高,可以減少商務區空調裝機和配電容量,調配 降低城市電網峰值,減低電網的負荷壓力,降低城市冷熱島效應,改善居民居住 環境,減少社會資源浪費。采用了模塊化設計理念,設置六個模塊,既能單獨控 制也能聯合控制,可以隨著用戶入住率提升,通過分期建設方式,有效避免熱負 荷冗余,降低項目投資風險。
(二)采用合資方式共同推進項目開發
本項目新星湖北公司、二零四九公司、長江設計公司三方按照 47.5%:47.5%: 5%的股權比例共同成立項目公司,技術能力和市場優勢。其中,中石化新星湖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石化新星石油公司的子公司,其母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地熱能開發應用企業,掌握先進和成熟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在地熱項目建設和運行方面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
六、問題和建議
(一)大型水源熱泵供熱制冷納入城市規劃,助力沿江沿海城市節能減排。我國南方沿江沿海地區的地表水資源總量很大,具備支撐大型供熱制冷項目建設的資源條件,但是類似項目僅局限在少數城市,尚沒有大范圍應用。建議在沿江沿海城市規劃中要統籌考慮規?;媒?、海水建設大型供熱制冷項目, 作為城市供熱制冷的有機組成部分,甚至最主要部分,取代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等能效相對較低供熱制冷方式,實現更好的節能減排效果。
(二)開展建成項目相關影響后評價,簡化地表水源取退水審批程序。 本項目建設需要事先確定取退水方案、涉河工程建設方案,進行洪水影響評價、長江航道影響評估、海事通航安全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獲得取水許可證。前期論證和手續辦理經歷了 2 年時間。鑒于我國已經建成了一些大型水源熱泵供熱制冷工程項目,項目的各種影響已經經歷時間的檢驗。建議有關部門對相關影響進行后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取消不必要的前置論證和評估,簡化行政審批手續。